《现代汉语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,贯穿两个学期,共80学时,5学分。内容包含现代汉语绪论、语音、文字、词汇、语法、修辞六个部分,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: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,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,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通过教学,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、分析、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,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,为将来学生在科研、出版、传媒、教育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。
《中国现代文学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,通过该课程的教学,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,从微观上掌握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,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、批评及创作能力。它中国古代文学与基础写作课程的学习互为支撑,也是进一步学习外国文学、文学概论课程的基础。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学习这门课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,在教育教学、文化、新闻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学工作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、应用型人才。
《中国古代文学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,贯穿四个学期,共计224学时,14学分。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先秦、魏晋南北朝、唐宋、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、名家名作赏析以及各文类文体知识等,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把握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,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各时期的发展、表现和成就,提升文学素养及品德修养,具备阅读、赏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,具备准确优雅的表达能力,并能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同时,也为学生在科研、出版、传媒、教育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。
《古代汉语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,同时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。它以科学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,通过讲授文言名篇和古汉语基本知识与理论,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差别和用法,基本扫清古书中虚词、实词、语法等方面的阅读障碍,借助古注和工具书能够阅读古代文献。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,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古书的能力,为将来学生在科研、出版、传媒、教育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。
《基础写作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,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,是在学生应试写作能力的基础上,运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,系统阐述写作原理,使学生向自由写作过渡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提升基础写作能力的同时,清晰写作观念,明确写作立场,树立写作理想,培养写作兴趣,养成写作习惯,为今后不同文体及各种分支写作奠定基础。
《文学概论》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,它侧重于研究文学活动中带有普遍性、规律性的问题,以文学的基本原理、概念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。本课程包括绪论、文学的性质、文学的价值与功能、文学创作与文学作品等内容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扎实掌握文学理论的性质、研究对象、研究任务、指导思想、文学的性质、文学的价值与功能、文学创作、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,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多层面、多角度地分析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,为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,也为学生今后在文化、新闻及其他传媒机构和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。